临高阁,①乱山平野烟光薄。②烟光薄,栖鸦归后,③暮天闻角。④断香残酒情怀恶,⑤西风催衬梧桐落。⑥梧桐落,又还秋色,⑦又还寂寞。
【品评】
此作或云作于建炎元年(1127)南渡之后,或云作于建炎三年秋赵明诚病卒后,徐培均本认为实作于大观二年(1108)秋赵明诚出游时,为登高怀远之作。可从。全词表现的是思妇“寂寞”“情怀”,一“恶”字足见词人心绪之坏。“悲哉,秋之为气也”,敏感的词人本来就有悲秋情结,何况又是黄昏时
分,又是孑立,形影相吊,更觉“情怀恶”矣。此词境界是典型的“有我之境”。词人主观上本有悲凉之意,因此上片写重阳登高所见景物亦涂上悲凉色彩。如视觉意象,荒凉的“乱山”,惨淡的“烟光”,聒噪的“栖鸦”;如听觉意象,凄厉的画角声,都蕴藉着词人的主观情绪,是其恶劣心情的外化。词人为此燃香遣闷,借酒浇愁,可能有一时缓解,但最后仍无法根除恶劣“情怀”。因为她又看到窗外西风劲吹,桐叶飘零。此景或许加深了词人生命短暂的感悟,加强了夫婿早日归来的期盼,所以香、酒之物仍是无效的。其眼中仍是“秋色”萧瑟,心中还是“寂寞”难耐。此词以景衬情,以情染景,情景相融,自然浑一。
【注释】
①临高阁:重阳节有登高避邪气的习俗。
②烟光薄:傍晚的暮霭淡薄。唐元稹《饮致用神麦曲酒三十韵》:“雪映烟光薄,霜涵霁色冷。”
③栖鸦:归巢栖息的乌鸦。苏轼《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》:“朝随白云去,暮与栖鸦还。”
④暮天闻角:黄昏时听到天空传来画角声。其声高亢哀厉,军队于拂晓、黄昏时吹奏画角报时。
⑤断香残酒:炉里是烧尽的香灰,酒杯里残留着酒水。情怀恶:心情恶劣。
⑥催衬:通“催趁”,催赶,催促。
⑦还:恢复,还复。